产品别名 |
生物质液体燃料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在化石能源大量使用之前,生物能源在人类能源利用史上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即使在今天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高达90%的能源消耗仍是由生物质能供给的。随着能源危机的加重及化石燃料大量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关注生物能源并不同程度地实施了生物液体燃料的生产与利用促进政策。
生物液体燃料经过几年的蓬勃发展,其对环境的负效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争论也日趋激烈,各国重新审视生物燃料政策成本以及这些政策可能产生的后果。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生物燃料生产的环境成本因原料生产与供应、转化技术等不同差异,使用生物燃料以减轻环境污染的政策目标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质疑。
研究发现,与石油相比,不同的生物燃料在温室气体减排上的作用千差万别。视生产原料和加工方法不同,一些生物燃料排放的温室气体甚至超过化石燃料。提高生物燃料产量引发的直接或间接的土地用途转变,也会产生温室气体,如将森林草场转为作物种植便释放了土壤中贮藏的碳。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进行甜高粱能源利用研发。“八五”、“九五”计划期间,甜高粱秸秆制取乙醇被国家科技部列入科技发展规划。发展至今日,我国甜高粱品种、种植以及利用甜高粱茎秆生产乙醇技术已经逐渐成熟。
近些年生物燃料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市场对能源作物的需求,大量能源作物单一集约化生产消耗了大量农业用水,占用了大量农业用地,甚至将大量草场、森林快速转化为农田,这些均对水土资源产生了影响。
近年来,随着生物燃料的快速发展,市场对能源作物需求远远超过了对农产品的需求,能源作物的大规模种植造成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农田、甚至林地、草场大规模用来种植能源作物,而这种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造成的潜在影响。